ENGLISH 现在是:

image.png

热点关注

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研究(三)热点关注

时间:2016-02-25   出处:《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作者:  点击:
三、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规范设计

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规范设计,即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适用的惩罚性赔偿的具体法律条文的设计。如前所述,作为舶来品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并非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法律制度,而是一项被附加了特殊政策目的的法律制度,因此,这一制度的移植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造。只有进行本土化改造,即进行符合我国实际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有关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范设计,才能实现这一制度的功能。同时,只有实现这一制度的功能,才能为引进这一制度的正当性论证提供强有力的实践验证。

(一)比较法分析

1.美国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美国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这一制度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适用,但是一直争议不断。[35]然而,学者的质疑并没有阻碍美国法院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甚至惩罚性赔偿制度被写人了美国专利法、商标法和版权法等知识产权法中,美国法院也不断通过判例的形式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规则。

(1)《美国专利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美国专利法》第284条第2款是关于专利权侵权“三倍赔偿”的规定,但该条并未明确规定 “三倍赔偿”的适用条件。“三倍赔偿”的适用条件是由美国法院在森索尼克斯公司诉航空索尼克公司案[36]的判决中提出,即“三倍赔偿”被限定在故意侵权的情形下适用。其中关于“故意”的认定,美国法院在拉姆公司案[37]中列举了三种被视为故意的情形:一是蓄意复制他人发明;二是规避判断专利有效性的合理调查;三是诉讼期间被告的不适当行为。至于“三倍赔偿”的适用是由当事人主张还是由法院主动适用,在国立工业公司诉莫尔·弗洛工业公司案的判决中,美国法院明确指出,地区法院一旦发现清楚而可信的故意侵权证据,就可主动评估损害赔偿的适当增加。[38]

(2)《美国版权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美国版权法》中的侵权损害赔偿包括赔偿实际损失、侵权所得和法定赔偿三种,其中第504条 (c)款关于法定赔偿的规定,实际上通过提高故意侵权行为的法定赔偿数额的方式,实现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根据第504条(c}款第(2)项的规定,版权人可以选择以法定赔偿替代实际损失或侵权所得利润,对每一部被侵权的作品(不是针对每一侵权复制品)主张法定赔偿。如果侵权行为是故意的,陪审团可以对每部作品判定高达15万美元的赔偿;如果侵权行为并非故意为之,则每部作品的法定赔偿额适用第504条(c}款第(1)项的规定,即最低不低于750美元且最高不超过3万美元;如果侵权人能够证明其不知也无理由相信其行为侵权,则法定赔偿的数额减少至不低于200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侵权行为人没有造成损失、没有获得利润,判处最高法定赔偿数额也是允许的。[39]关于具体的法定赔偿数额的确定,美国最高法院并没有清楚地表明有可供适用的计算公式,其理由是“在不同情形下实现公平所要求赋予法院和陪审团较大的自由裁量权”[40]。因此,陪审团须考虑包括侵权行为的经济后果、被告的目的与意图,以及威慑被告和其他潜在侵权人的必要性等一系列因素确定赔偿额。

《美国版权法》第504条(c}款第(2)项中对故意侵权行为设置高达15万美元的法定赔偿上限的规定,是以高额赔偿的方式威慑版权侵权行为,实质上发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亦可被视为美国版权法中的惩罚性赔偿。这一推理在1999年美国国会修订版权法定赔偿条款时的说明中得到印证。美国国会曾解释道:“法庭和陪审团必须实施能起到威慑作用的赔偿,以更高的赔偿额来威慑因滥用计算机系统而普遍存在的、操作简单的复制行为。”[41]简言之,美国国会修订版权法定赔偿条款的目的在于将判定高额赔偿的权利赋予陪审团,以惩罚故意侵权行为、威慑潜在的侵权行为。

(3)《美国统一商业秘密法案》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美国统一商业秘密法案))第3条(b)款规定:“(a)如果有故意和恶意侵占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存在,则法庭可根据(a)款规定判决不超过两倍的惩罚性赔偿。”[42]《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统一商业秘密法案》遵从了这一规定,并进一步将“故意和恶意”( willful and malicious)侵权的行为定义为:“(行为人)对他人权利的粗心大意和漠视、对职务行为的严重疏忽,以及赋有某种法定义务的行为人能够注意到其粗心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但完全懈怠的行为。”[43]但对于《美国统一商业秘密法案》中有关惩罚性赔偿的数额问题,美国各州并未一致跟随,如密歇根州、密西西比州、内布拉斯加州以及佛蒙特州并未确定惩罚性赔偿的数额限制。相反,俄亥俄州允许惩罚性赔偿至多达到补偿性赔偿的三倍,科罗拉多州和弗吉尼亚州等其他州则降低了惩罚性赔偿与补偿性赔偿的比例。[44]

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构成故意和恶意侵占商业秘密的情况都适用惩罚性赔偿。例如,在Olson v. Nieman' s Ltd.案中,虽然陪审团决定被告行为构成故意和恶意侵占商业秘密,但是法庭仍然否决了原告有关惩罚性赔偿的动议,爱荷华州最高法院给出相应的理由是:(1)被告未获得或者获得较少利润;(2)原告根据判决获得了近乎被告净资产的一半,该惩罚已经足够充分。

2.澳大利亚

2006年,澳大利亚的知识产权法律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修正。在这次修正中,在达成“应当提高专利权保护水平”共识的背景下,澳大利亚在其《专利法》第112条(1A)款中规定了惩罚性赔偿。根据第112条(1A)款的规定,法院对下列侵害专利权的行为可以判处惩罚性赔偿:(1)故意侵权的;( 2}为了制止类似侵权行为发生的;(3)接到权利人的侵权警告以后仍继续实施侵权行为的;(4}因为侵权而获利的;(5)其他。迄今为止,在笔者接触到的文献中,尚未发现有关澳大利亚适用这一条款而判处惩罚性赔偿的案例。因此,现在就对惩罚性赔偿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还为时过早,但可以预测这一新规定对故意侵权行为会产生某种威慑作用。

3.加拿大

《加拿大著作权法》规定了著作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责任。其第38条第1款规定:“[示范性或惩罚性损害赔偿不受影响]第(1)项规定的适用并不影响版权所有人可能获得示范性或惩罚性损害赔偿的任何权利。”[45]该条第1项是关于法定赔偿的规定:“[法定赔偿]根据本条规定,版权所有人可以在最终判决作出前的任何时候,选择对单独承担侵权责任的单一侵权责任人,或者共同承担连带责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侵权责任人适用法定赔偿金,以代替第35条第1项规定的损害赔偿或利润赔偿。(1)如果是为商业目的侵权,对于侵权所及的每部作品或其他版权客体的诉讼,法院可在不少于500加元且不超过20 000加元的范围内,公正合理地确定赔偿金,并且(2)如果是为非商业目的侵权,对于侵权所及的全部作品或其他版权客体的诉讼,法院可在不少于100加元且不超过5 000加元的范围内,公正合理地确定赔偿金。”[46]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著作权法))的惩罚性赔偿可以与法定赔偿一并适用。

惩罚性赔偿制度并没有直接规定在加拿大的专利法和商标法中。在加拿大的司法实践中,也罕有对故意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人判处惩罚性赔偿的判决。[47)但是,最近在加拿大联邦地区法院审理的Eurocopter v. Bell Helicopter[48]专利侵权案的判决中,明确地提出了对故意侵权行为判处“多倍赔偿”。由于加拿大的专利侵权案件中几乎没有关于惩罚性赔偿的判例,因此,这一判决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与学者关于“如果专利权人得不到足够的赔偿,那么就会挫伤他的发明热情” [49]的观点不谋而合,体现了通过提高赔偿额而激励发明创造这一理念。在商标侵权领域,加拿大联邦法院在路易斯·威登公司诉成基实业(加拿大)公司[50]一案中,对故意侵害商标权的行为,判处了总额超过200万加元的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自此从专利侵权案件扩张至商标侵权案件。这些判决也许预示了在加拿大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上法院对故意侵权行为判处惩罚性赔偿的趋势。

4.德国

德国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均坚守传统的侵权损害赔偿的补偿性原则,惩罚性赔偿制度几乎得不到承认。德国的做法是通过规定侵害知识产权的刑事责任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以实现惩罚和遏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目的。但在著作权领域,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在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音乐表演权协会”所代理的侵害音乐作品著作权纠纷案件中,判决侵害人承担双倍许可费的损害赔偿责任[51],似乎又给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使用松开了一个口子。

5.我国台湾地区

台湾地区的智慧财产权法并没有明确使用“惩罚性赔偿”的概念,但其“著作权法”有关法定赔偿数额的规定和“专利法”中有关“三倍赔偿”的规定,相当于本文中所称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例如,其“著作权法”第88条第m款规定,被害人不能证明其实际损害的,法院可判处1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新台币,如果“损害行为属故意且情节重大者,赔偿数额增至新台币500万元” [52]。其中,对“故意且情节重大”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大幅增加赔偿数额的规定,与《美国版权法》的第504条(c}款第(2)项的规定非常类似,实质上是通过提高法定赔偿的数额惩罚著作权故意侵权行为和威慑潜在的侵权行为,体现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

台湾地区“专利法”中的“三倍赔偿”规定,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惩罚性赔偿”这一概念,但实质上也是发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根据其“专利法”第85条第m款规定,“侵害行为如属故意,法院得依侵害情节,酌定损害额以上之赔偿,但不得超过损害额之三倍”。可见,有关“三倍赔偿”的规定,实质上也是通过提高侵权赔偿的数额惩罚专利权故意侵权行为,以达到威慑潜在的侵权行为的目的,体现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

台湾地区“商标法”未见“多倍赔偿”或“惩罚性赔偿”的规定,但在“立法院”最新的“民法修正草案”中,明确规定“故意不法侵害他人权利者,法院得因请求权人请求,依侵害情节,酌定损害额三倍以下惩罚性赔偿金”。如果这一修正案得到了通过,则意味着惩罚性赔偿在台湾地区的适用范围将扩展至整个侵权法领域,故意侵害商标权的行为,当然得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

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可以看出,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主要针对故意侵权的行为,其惩罚性赔偿数额通常是规定一个最高限额或规定以补偿性损害赔偿的数倍。

(二)我国的具体规范设计

规范设计,即设计法律条款的具体表述,是引人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重要命题。完善的法律规范设计,不仅可以通过法律技术手段使这一制度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实现其惩罚侵权行为、威慑潜在侵权行为的制度功能,还可以通过处理好与其他相关联的法律制度的关系而促进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制度的体系化。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规范设计,需要明确惩罚性赔偿制度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中的适用条件、数额计算等问题,以及惩罚性赔偿制度与其他知识产权赔偿制度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协调问题。

1.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

(1)主观条件抑或客观条件。

在前述比较法分析列举的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几个国家和地区中,在主观要件方面,都将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规定为“故意侵权”或“恶意侵权”行为。至于“故意侵权”或“恶意侵权”行为的具体含义,《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统一商业秘密法案》将“故意和恶意”定义为“对他人权利的粗心大意和漠视、对职务行为的严重疏忽,以及赋有某种法定义务的行为人能够注意到其粗心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但完全懈怠” [53]。阿拉巴马州的法律则是细化为“压制、欺诈、放纵或恶意”[54]。

在客观要件方面,前述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几乎没有作出规定。只有台湾地区 “著作权法”第8g条第m款规定,在被害人不能证明其实际损害的情况下,“损害行为属故意且情节重大者,赔偿数额增至新台币500万元”,即增加了“情节重大”这一客观要件。我国有学者曾建议在知识产权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时须同时符合主客观条件,包括:第一,侵权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或恶意,过失侵权不适用惩罚性赔偿;第二,造成了严重后果,包括物质、精神、商誉等方面的重大损失。[55]但没有说明何为“侵权行为的严重后果”,也没有说明何为“侵权行为造成物质、精神、商誉等方面的重大损失”。

(2)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侧重于主观过错。

笔者认为,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应当侧重于主观要件,即侵权人的主观状态决定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而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客观损害结果决定适用何种数额的惩罚性赔偿。排除客观损害结果作为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条件,原因有以下方面:第一,符合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立法趋势。根据前述惩罚性赔偿制度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可以看出,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主要针对故意侵权的行为。我国有学者甚至指出,无论是大陆法还是英美法,惩罚性赔偿适用的主要标准是“恶意”标准。[56]第二,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看,对过失侵权处以惩罚性赔偿,是对侵权人苛以过重的责任而对权利人提供过度的保护。第三,在前述学者提出的侵权法的“道德利益理论” 下,蓄意或圈顾后果造成的损失比因疏忽而造成的损失更糟糕,理应承担更重的责任[57],惩罚性赔偿体现了对“故意”侵权这一主观状态的道德非难性。

至于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具体适用的主观要件,笔者认为,应包括“故意侵权”和“恶意侵权”两种状态。其中,故意(intent),是指行为人明知其行为的后果或者其行为违反了某种义务而仍然有意为之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包含明知(Knowledge)与欲求(W ill)两个要素;恶意 ( malice ),是指坏的意愿、恶毒仇恨,为了害人而害人。[58]需要说明的是,将主观要件设计为 “故意侵权”和“恶意侵权”两种状态,并非因为“故意”和“恶意”两个概念之间存在径渭分明的界限而有区分的必要,而是因为在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故意”和“恶意”两个概念都被使用过。至于“故意侵权”和“恶意侵权”的具体行为表现,由于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之间的个性多于共性,所以,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也会各不相同,因此,可取的办法是,在立法或司法解释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作出“故意侵权”和“恶意侵权”的具体行为表现的类型化规定。

2.惩罚性赔偿的数额计算

(1)自由裁量抑或有所限制。

通过前述比较法分析可以发现,英美法系国家并未规定惩罚性赔偿的具体计算标准,而遵循大陆法系传统的台湾地区规定了惩罚性赔偿计算的倍数标准。惩罚性赔偿的数额,究竟是法官充分行使自由裁量权合理,还是用倍数等方法进行限制更为合理,值得探讨。

在美国知识产权案件司法实践中,以版权案件为例,长期存在惩罚性赔偿数额不受限制的情况。例如,2004年,在Lowry' s Reports, Inc. v. Legg Mason, Inc案[59]中,被告质疑2 000万美元法定赔偿的正当性,认为惩罚性赔偿须与实际损失相关联,而原告的实际损失很小。地区法院最终并未采纳被告的观点。在Zomba Entertainment, Inc. v. Panorama Records, Inc.案[60]中,某音乐发行公司获得了一家卡拉OK磁盘制造者的法定赔偿,赔偿数额超过了实际损失的44倍,第六巡回上诉法院以“法定赔偿并不涉及惩罚性赔偿”为由,否定了被告关于赔偿过高的诉求。在Tekila Films Inc. v. New Form Inc.案[61]中,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否认了被告关于推翻达到实际损失67倍的版权法定赔偿的诉求,并认为“实际损失和法定赔偿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直到2010年的Tenenbaum案[62]和Thomas-Rasset案[63],法院才首次认为陪审团判处的版权法定赔偿额过高并予以削减。

在美国,人们长久以来抱怨陪审团裁决的惩罚性赔偿已经失去控制,变得不可预测。学者也曾指出天价惩罚性赔偿数额已威胁到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和个人的偿债能力,应当予以限制、甚至废除惩罚性赔偿。美国法院在近二十年的司法实践中,联邦法院在许多案例中通过“正当程序原则”等手段限制过高的惩罚性赔偿,比如,美国最高法院就认为乔治案[64]的惩罚性赔偿违反美国宪法的 “正当程序原则”。这些裁决强调了宪法不仅保护刑事被告免于遭受残酷的刑法之权利,还保护民事被告免于面对任意性的、高额的惩罚性赔偿。

也有学者提出通过规定倍数的方式限制惩罚性赔偿,因为倍数“提供了一种衡量惩罚性赔偿的方式,这种方式既能反映被告行为的可责难性,又能体现原告个体所遭受损害的不同程度”[65]。但有学者提出相应的反对意见,认为“让陪审团设置单一、抽象的惩罚性赔偿倍数剥夺了陪审团考量每一案件事实和条件以及决定每一原告适宜的惩罚性赔偿数额的机会”[66]。迄今为止,一些法院已经在司法实践中探索了惩罚性赔偿倍数适用的可行性,如第五巡回上诉法院、西弗吉尼亚州法院和马里兰州法院。

从美国近二十年惩罚性赔偿的司法实践与学理讨论中可以看到,毫无限制的惩罚性赔偿,确实容易带来“天价赔偿”的问题,使被告陷人破产的危险,也容易产生不一致的赔偿数额等司法不公问题。相反,以倍数限制的惩罚性赔偿,能够给适用带来便利,从而提高司法效率。倍数也意味着能够为当事人提供可预测大致数额的惩罚性赔偿,使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更加公平。同时,倍数的限制并不意味着完全限制了法官对惩罚性赔偿数额的自由裁量权,法官仍然可以在倍数的上限之下充分根据案情进行自由裁量。因此,将来惩罚性赔偿引进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侵权赔偿体系时,宜采用我国《商标法》第63条的做法,以合理倍数作为对惩罚性赔偿数额的限制手段。需要说明的是,我国2013年《商标法》第63条有关惩罚性赔偿最高倍数是三倍的规定,在全国人大法工委在有关2013年《商标法》的修改说明中,并未提及此处的“三倍”如何得出,笔者认为修法者也许借鉴了其他国家知识产权法上的“三倍赔偿”之规定。但在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引进惩罚性赔偿时,立法者不必局限于“三倍”,相反可以根据实际所需要的保护水平确定惩罚性赔偿的倍数,对权利保护现状糟糕、P}待提高保护水平的知识产权,可以规定比三倍更高的惩罚性赔偿倍数。

(2)计算公式。

虽然有了倍数的限制,惩罚性赔偿数额的计算仍需解决两个问题:首先,以什么作为计算基数;其次,如何确定倍数。

关于第一个问题,即惩罚性赔偿的计算基数问题,从我国2013年的《商标法》第63条规定可以看出,惩罚性赔偿数额的计算基数排除了以“法定赔偿”,同时“实际损失”、“侵权所得”、 “许可费的合理倍数”均可能成为计算基数。不过,该条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为何要排除 “法定赔偿”作为计算基数;二是“实际损失”、“侵权所得”、“许可费的合理倍数”是否均可作为计算基数;三是如果“实际损失”、“侵权所得”、“许可费的合理倍数”均可作为计算基数,是否存在先后顺序;四是当“实际损失”、“侵权所得”、“许可费”均无法计算时,如何确定惩罚性赔偿的数额;五是如果没有产生“实际损失”、“侵权所得”,也没有事前约定“许可费”时,是否还有惩罚性赔偿?

第一,如果将来惩罚性赔偿引人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制度中,笔者赞同《商标法》第63条的做法,排除法定赔偿作为惩罚性赔偿的计算基数。原因在于:首先,法定赔偿数额幅度较大,已经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体现了惩罚性赔偿的功能;其次,法院在适用法定赔偿时,需要根据侵权情节决定赔偿数额,其中必然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主观过错大的法定赔偿数额自然要高一些,根据主观过错决定赔偿数额已经体现了惩罚性赔偿遏制故意侵权的机能;最后,排除法定赔偿作为惩罚性赔偿的计算基数也是其他国家的共识,如美国联邦法院就明确限制对著作权判处法定赔偿后再适用惩罚性赔偿。[67]当然,为了突出对故意侵权的警示、威慑作用,可以采用前述美国版权法和我国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法中有关法定赔偿的立法模式,即设定两个不同额度范围的法定赔偿,并明确规定故意侵权适用较高额度的法定赔偿。

第二,如果将来惩罚性赔偿引人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制度中,笔者赞同将“实际损失”、“侵权所得”作为惩罚性赔偿的计算基数,但不建议将“许可费的合理倍数”作为计算基数。因为把“许可费的合理倍数”作为损害赔偿的数额本身已经是一个法官酌定赔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法官需要结合具体的侵权情节确定“倍数”,而倍数的确定必然会考虑侵权人的主观过错。和法定赔偿一样,法官根据侵权人的主观过错决定赔偿许可费的倍数时,往往主观恶性越大的,比如故意侵权的,倍数就越高。这一过程已经体现了“惩罚”故意侵权行为、遏制潜在侵权行为的机能,因此,没有必要再处以惩罚性赔偿,否则就是对侵权人进行了“双重惩罚”。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害、侵权人的侵权获利均难以计算,而许可费用却非常明确时,许可费用可以作为计算基础,但应限制为一倍。

第三,如果将来惩罚性赔偿引人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制度中,笔者赞同《商标法》第63条的做法,计算基数“实际损失”与“侵权所得”存在先后顺序。由于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补偿性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遵循“首先以权利人的实际损害予以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以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予以赔偿;违法所得难以确定的,由法院根据侵权情节判处法定偿” [68]的计算原则,为了保持整体侵权赔偿制度的逻辑性与体系性,惩罚性赔偿的计算基数不妨采用先“实际损害”后“侵权所得”的顺序。

第四,当“实际损失”、“侵权所得”、“许可费”均无法计算时,如何确定惩罚性赔偿的数额?笔者认为,此时惩罚性赔偿已无基数可供选择,无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当然,从整个知识产权法的赔偿体系看,当“实际损失”、“侵权所得”、“许可费”均无法计算时,可以通过“法定赔偿”制度解决赔偿问题。如前所述,为了实现威慑潜在侵权行为的目的,建议将来通过修改法律或颁布司法解释的形式,将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数额区间稍做区分,针对故意侵权行为设置更高的法定赔偿数额区间。

第五,如果没有产生“实际损失”、“侵权所得”,也没有事前约定“许可费”时,是否还适用惩罚性赔偿?这一问题实际上也是惩罚性赔偿没有基数可供选择的问题。笔者认为无法适用惩罚性赔偿。以美国的版权司法实践为例,没有“实际损失”、“侵权所得”或“许可费”,并不当然排除法定赔偿的适用,甚至判处最高法定赔偿额都是允许的。[69]鉴于我国的法律移植传统,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性质上是大陆法系的侵权损害赔偿之债,以“损害行为”、“损害结果”、“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过错”为四个构成要件,只有四个要件均具备,才成立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之债。从保持法律的体系性考虑,笔者认为不宜移植美国版权司法实践的经验,即在缺少“损害结果”这一要件的情况下,无法形成损害赔偿之债,因此不存在补偿性的侵权损害赔偿,也不存在惩罚性赔偿。

此外,没有产生“实际损失”或“侵权所得”的侵权行为,是否可以适用法定赔偿制度?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是“实际损失或侵权所得难以计算”,“难以计算”暗含的前提是有损失或有获利,因此,通过字面解释很难把“没有损失或没有获利”等同于“损害或获利难以计算”,故笔者认为这种请求下不宜适用法定赔偿。但在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下,这种侵权行为也逃不过法律的制裁,例如,由于我国“民事制裁”中的“罚款”不以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给他人造成损失为要件,因此,可对这类行为处以民事罚款。当然,当事人为案件所付出的人力、财力,如时间损失、律师费、诉讼费等,法院还可以民事诉讼的惯例进行处理。

关于第二个问题,即如何确定惩罚性赔偿计算倍数的问题,实质上是在满足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的前提下,通过考量哪些因素确定惩罚性赔偿的具体数额的问题。这一问题在美国惩罚性赔偿适用的司法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例如,在Hornsby案中,阿拉巴马州法院归纳了七个供陪审团裁决惩罚性赔偿的因素,这七个因素分别是:惩罚性赔偿应平衡“被告行为可能导致的损害与实际产生损害之间的合理关系”;被告行为的“可责难性程度”;“惩罚性赔偿”应当“刨除不法行为的利润”,并“超过利润”;被告的“财政地位”;“诉讼成本”以及各州“鼓励原告将不法行为人诉至法院”的意愿;是否已经针对被告行为施加刑事惩罚;“针对同一被告、基于其同一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70]在Thomas-Rasset案中,法院指出对惩罚性赔偿应当考虑三个因素决定赔偿额:“①被告不当行为的可责难性程度;②原告所遭受的实际或潜在损害与惩罚性赔偿之间的差异;③陪审团判定的惩罚性赔偿与可比案件中刑事处罚的不同。”[71]

在以实际损害或侵权利益为基数,且有倍数限制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下,上述在美国的司法实践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不大。这是因为美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赋予了法官和陪审团过大的自由裁量权,所以,法院在审理惩罚性赔偿的数额时需要考虑很多限制惩罚性赔偿的因素,以避免惩罚性赔偿失控。以实际损害或侵权利益为基数,且有倍数限制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意味着法官只在“倍数”问题上有自由裁量权,并不容易出现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适用的司法实践中,可以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为计算基数乘以合理倍数;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以侵权所得利益为计算基数乘以合理倍数;实际损害和侵权获益均难以计算的,以许可费的一倍为计算基数乘以合理倍数作为惩罚性赔偿的最终数额。用公示表示为:

(Ⅰ)惩罚性赔偿数额一实际损害×i, i∈ (1, n];

(Ⅱ)惩罚性赔偿数额一侵权获益×i, i∈ (1, n];

(Ⅲ)惩罚性赔偿数额一许可费的一倍×i, i∈ (1, n]。

其中倍数i的确定,由法官根据侵权情节自由裁量,可参考两个因素:一是侵权人主观恶性程度,包括侵权动机与目的、是否是重复侵权等,恶意的程度越严重的,倍数i应当越高;二是侵权后果的严重程度,后果越严重的,倍数{应当越高,例如,同时专利侵权,发明专利的创造性比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要求要高,权利人的投人成本一般也应更高,因此可以适当提高倍数i,再如,同是商标侵权,驰名商标商誉的积累要比一般商标付出更大的努力,也应适当提高倍数i。具体倍数的确定因素可借助如下象限图(见图2)作为分析工具。

(三)与其他相关制度的协调

1.与补偿性侵权损害赔偿的协调

惩罚性赔偿与补偿性侵权损害赔偿是否必须具有某种关联?我国学者认为:“从根本上说,惩罚性赔偿是为了弥补补偿性损害赔偿适用的不足问题所产生的,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惩罚性赔偿是以补偿性赔偿的存在为前提的,只有符合补偿性赔偿的构成要件就能请求惩罚性赔偿。”[72]有法官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惩罚性赔偿就是一种民事处罚,处罚的金额与损害之间差异的考量无关紧要,尤其是当实际损失难以计算或不可能计算的情形下时,考虑“实际损失”与惩罚性赔偿数额之间的差异毫无意义。[73]

笔者赞同上述学者的观点,认为惩罚性赔偿应当与补偿性的侵权损害赔偿具有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即前述“补偿性侵权损害赔偿是惩罚性赔偿数额计算的基数”,理由有以下方面:首先,以补偿性侵权损害赔偿作为惩罚性赔偿的计算基数,可以合理限制法官在判处惩罚性赔偿时的自由裁量权,增强惩罚性赔偿的可预测性,以避免美国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由于法官和陪审团的自由裁量权过大而带来的惩罚性赔偿“失控”的问题。其次,当出现补偿性损害赔偿,包括实际损失与侵权获利难以计算的情形,在现有的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体系中,可以通过法定赔偿的方式予以解决,不需再适用惩罚性赔偿。需要考虑的,也许只是如何完善法定赔偿制度,例如,对某些恶意行为增加法定赔偿数额。[74]最后,即使没有“实际损害”,也没有“侵权获利”,而法律又必须对某一侵权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才能实现公平,则可以适用“民事制裁”的具体措施。

在具体的适用规则下,笔者建议赋予知识产权人“选择权”,即选择请求补偿性赔偿还是惩罚性赔偿的权利。具体操作规则为:第一,当知识产权受到故意侵害时,被侵权人享有选择请求补偿性损害赔偿或者惩罚性赔偿的权利;第二,如果被侵权人已经请求了补偿性损害赔偿的,不得再请求惩罚性赔偿;第三,只有当故意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触及公共利益时,法院才得主动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因有二:第一,“选择权”符合“不将(惩罚性)赔偿强加于受害人”的侵权法理念,是对权利人自由处分私权利的认可尊重[75],体现了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和知识产权法的私法属性;第二,“选择权”意味着把惩罚性赔偿纳人知识产权的损害赔偿体系,且视其与补偿性赔偿处于同等地位,是对传统侵权损害赔偿体系的一种良好突破,因为这种突破在传统侵权损害赔偿法律体系的 “补偿”功能之外,增加了“制裁”功能。

2.与刑事损害赔偿制度的协调

刑事损害赔偿制度,是指由法院通过司法裁决命令犯罪人向被害人就其犯罪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或补偿的刑事司法制度。[76]虽然刑事赔偿制度由于同时具有民事赔偿及刑罚制裁双重功效而备受争议,但因其“除了对被害人有益外,还有助于实现刑法传统的矫正目的;不仅在合理的限度内对被害人的伤害或损失有益,同时对罪犯的改正、改过自新和矫正都有帮助” [77]而得到支持。

我国也有刑事损害赔偿制度。另根据法释[2000]47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和法释[2012]2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刑事损害赔偿的适用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犯罪是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和毁坏财物为内容的犯罪;二是损失仅限于物质损失。其中,物质损失限于“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 “必然遭受的损失”。被告人对被害人的物质损害赔偿,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如果知识产权侵权领域引人惩罚性赔偿制度,那么该惩罚性赔偿制度在与刑事损害赔偿制度至少存在以下三个部门法律衔接问题:第一,侵害知识产权的犯罪是否属于“以毁害财产为内容的犯罪”;第二,惩罚性赔偿是否属于对“物质损失”的赔偿,亦或侵害知识产权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否判处惩罚性赔偿;第三,侵害知识产权的罪犯已经承担的惩罚性赔偿责任,法院是否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关于第一个问题,如前所述,知识产权在规则的民刑交融上存在一个现象:知识产权是民法理论中众所周知的财产权,而在刑法领域中,侵害知识产权的犯罪却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而非“侵害财产罪”。如果对法释[2000]47号第1条进行字面解释,那么侵害知识产权的犯罪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不是“以毁害财产为内容的犯罪”,因此,排除适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如果对法释[2000]47号第1条进行扩张解释,既然知识产权是当仁不让的财产权,那么侵害知识产权的犯罪就是“以毁害财产为内容的犯罪”,可以适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实践中,对于侵害知识产权的犯罪是否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看法不一,例如,“上海地区的法院对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采取狭义的理解,将知识产权犯罪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之外,但《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曾刊载一则案例,该案中商业秘密犯罪的被害人在公诉机关提起公诉的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78]。笔者认为,之所以民法和刑法在知识产权的规则上出现偏差,原因也许在于前述之知识产权既以财产权属性为根本,也有浓烈的经济或或文化政策色彩。但无论在知识产权被附加了多么浓烈的经济或文化政策色彩,也无法掩盖其财产权的根本性格。因此,笔者支持对法释[2000]47号第1条进行扩张解释,不排除知识产权犯罪适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关于第二个问题,即惩罚性赔偿是否属于对“物质损失”的赔偿,亦即在侵害知识产权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否判处惩罚性赔偿?虽然刑事责任是以惩戒为原则,民事责任以补偿为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完全对立,惩罚性赔偿的出现代表了民事责任在一定程度上融人了刑事责任的功能—惩戒。既然发挥民事责任“补偿功能”的“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都能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得以主张,那么发挥刑事责任“惩戒功能”的惩罚性赔偿,更有理由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中主张。

关于第三个问题,即侵害知识产权的罪犯承担的惩罚性赔偿责任,法院是否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用一种既能发挥民事责任补偿机能、又能体现刑事责任惩罚功能的新型责任形式一一惩罚性赔偿,替代或减轻刑罚的适用,不仅有利于恢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裁犯罪的作用,也是前述“恢复性司法理念”的体现,在其他国家也是一种趋势[79],是值得倡导的。

3.与罚款(罚金)制度的协调

罚款(在刑事处罚中作罚金)制度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中民事、刑事和行政处罚都适用的一种制裁方式。对某一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除了承担民事责任之外,还可能面临民事制裁或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可能被判处罚金。因此,知识产权领域引人惩罚性赔偿,需要分别协调好其与民事制裁中的罚款、行政责任中的罚款以及刑事责任中的罚金的关系。

(1)民事罚款的适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3条的规定,民事制裁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违反民事法律应负民事责任的行为人所采取的民事处罚措施,包括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罚款和拘留,其法律依据为《民法通则》第134条。

知识产权作为民事权利的一种,在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上均规定了民事“罚款”这一民事制裁措施。例如,在著作权侵权领域,根据《著作权法》第52条,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可以对著作权侵权行为采取民事制裁措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6条进一步规定了民事制裁措施中“罚款”的适用条件是“损害公共利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4条有关“罚款”的规定,也规定了“损害公共利益”这一适用条件。但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中,法院判处罚款又不受“损害公共利益”这一条件限制了,该司法解释同时指出对相同的侵权行为已经给予行政处罚的,不再予以民事制裁。在专利权侵权领域,虽然《专利法》没有关于法院在专利民事纠纷案件中可以适用民事制裁的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19条中,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民事“罚款”的适用条件为“假冒专利”且“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未给予行政处罚”。在有关商标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并未发现有关法院民事罚款的条款,不过,商标权作为民事权利的一种,当然可以适用《民法通则》第134条所规定包括罚款在内的民事制裁措施,只是具体的适用条件不得而知。

(2)行政罚款的适用。

在我国,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可以寻求行政保护。相关行政部门可以依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的请求,也可以依职权对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人处以行政罚款。

在著作权领域,《著作权法》第48条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6条规定,著作权侵权行为 “损害公共利益”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处以行政罚款。《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4条同样也把行政罚款的适用条件规定为“损害公共利益”。但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9条的规定中,并未强调行政罚款的适用需要符合“损害公共利益”这一要件。在专利侵权领域,《专利法》第63条规定把行政罚款的适用情形规定为“假冒专利”,至于是否需要具备“损害公共利益”这一要件,《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与专利法相关的司法解释并未进行规定。在商标侵权领域,《商标法》分别在第51条、第52条、第53条、第60条、第68条涉及行政罚款的问题,不过也没有明确规定罚款的适用需要同时具备“侵害公共利益”这一要件。

(3)罚金的适用。

在知识产权犯罪领域,我国《刑法》分别对第213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第214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第215条“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第216条“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第217条“以营利为目的,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第218条“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217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和第219条“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规定了罚金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7] 6号)第4条的规定,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或者按照非法经营数额的50%以上一倍以下确定。

(4)惩罚性赔偿对罚款、罚金的影响。

通过上述对知识产权民事罚款、行政罚款和刑事罚金的梳理,可以发现我国立法对知识产权的罚款、罚金适用的规定是比较混乱的。上述立法中至少可以归纳出三种适用模式:首先,构成侵权即可适用;其次,构成侵权的同时,须损害公共利益;最后,构成侵权、损害公共利益,且同一行为未曾被处以罚款。囿于主题限制,本文无意于条款知识产权罚款(罚金)制度内在的体系完善问题,虽然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但是,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与民事罚款、行政罚款和刑事罚金竞合时应当如何适用,在此有必要加以研究。

笔者认为可以遵循以下模式进行适用:首先,如果某一具体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不涉及公共利益,则适用补偿性赔偿,相关法律基于特定的政策考虑作出了特别规定;其次,如果某一具体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涉及公共利益,则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时可选择适用民事罚款或行政罚款[80];最后,构成犯罪的,适用罚金,且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主张惩罚性赔偿。原因在于,惩罚性赔偿、民事罚款、行政罚款和罚金的具体适用规则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制度功能是一致的,即惩戒不法行为。一方面,本着“民事赔偿优先”的理念,惩罚性赔偿足以发挥“通过经济打击的方式惩戒不法行为”的功效,应当优先于罚金和罚款适用,这体现了法律着力于恢复被害人损失的人文精神,即恢复性司法理念。另一方面,已经适用惩罚性赔偿的,不宜再适用罚金和罚款,因为在惩罚性赔偿已经通过经济打击的方式惩罚了行为人,再适用罚金或罚款将置行为人于“双重惩罚”的境地。这也是通过克制刑罚的适用和限制行政权力的膨胀而表达了法律对行为人的人文关怀,即谦抑性司法理念。当然,对于某些涉及危害公共利益的情形,或者出于某种特定政策目的而需加重打击不法行为的情形,可以在处以惩罚性赔偿的同时判处罚款或罚金,但这些情形应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否则会有被滥用的危险。

结语

惩罚性赔偿制度虽然突破了传统侵权损害赔偿体系的“损益相当”原则、“填平原则”,但它使侵权法增加了“惩罚”的功能。相对于引进这一制度带来的问题而言,其惩罚不法行为、威慑潜在不法行为的制度效果是不容忽视的。2014年5月1日实施的我国第三次修订后的《商标法》率先引人惩罚性赔偿,是一次颇具创新性、前瞻性和现实性的法律移植的尝试,值得在其他类型知识产权的立法中加以引进。[81]当然,在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立法中引人惩罚性赔偿,也要注意到《商标法》的惩罚性赔偿在具体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修法或司法解释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以使这一制度更具有操作性、更契合现有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具体规则。只有在完善的规范设计下,才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为引人惩罚赔偿制度的正当性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冯晓青、罗娇)

【注释】

[35] See Thomas W . Kirby,COPYRIGHT STATUTORY DAMAGES AND DUE PROCESS EXCESSIVENESS-Why Gore and State Farm Punitive Damages Principles Do Not Apply, Landslide, January/February, 2011,p.4

[36] Sensonics, Inc. v. Aerosonic Corp,81 F. 3d 1566, 1574(Fed. Cir. 1996)

[37] Lam, Inc,718F.2d at 747

[38] State Industries, Inc. v. Mor-Flo Industries. Inc,883 E 2d 1573, 1757(Fed. Cir. 1997)

[39] F. W. Woolworth Co. v. Contemporary Arts, Inc,344 U.S. 228, 232-33 (1952)

[40] F. W. Woolworth Co. v. Contemporary Arts, Inc,344 U.S. 228, 232-33 (1952)

[41]第一百零六届美国国会(1999-2000)众议院报告106-206 (H.R. REP. NO. 106-216 at 6), http://thomas

loc. gov/cgi-bin/cpquery/?&dbname=cp106&sid=cp106bAFsY&refer&r_n=hr216 .106&item&sel=TO C_2422&,最后访问日期:2013年12月14口。

[42] Uniform Trade Secrets Act 3 (b), 14 U.L.A. 634 (2005)

[43] PA. CONS. STAT. ANN. 5302 (2004), See Gretchen L. Jankowski, PRIMER ON PENNSYLVANIA

TRADE SECRET LAW FOLLOWING ENACTMENT OF THE UNIFORMTRADE SECRETS ACT, Pennsylvania Bar Association Quarterly, October, 2004, p.4

[44] Gretchen L. Jankowski, PRIMER ON PENNSYLVANIA TRADE SECRET LAW FOLLOWING ENACTMENT OF THE UNIFORMTRADE SECRETS ACT, Pennsylvania Bar Association Quarterly, October, 2004, p.5

[45]Copyright Act of Canada, http://laws-lois.justice.gc.ca/PDF/C-42.pdf,转引自朱丹:《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2013年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6] Copyright Act of Canada, http://laws-lois.justice.gc.ca/PDF/C-42.pdf,转引自朱丹:《知识产权惩罚性赔

偿制度研究》,2013年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7]Aron Edgar and Grant W. C. Tisdall: Punitive Damages Award in Infringed Patent, http://www.lexology.com/library/detail

[48]Eurocopter v. Bell Helicopter, 2012 FC 113

[49]Nathaniel C. Love, Comment: Nominal Reasonable Royalties for Rev. 1749(2008)

[50]Louis Vuiton et al. v. Singga Enterprises(Canada) Inc. et al. 2011 FC 776

[51]参见范长军:《德国专利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7页。

[52]陈富聪主编:《月旦小六法》,元照出版社2011年版,第5-283页。

[53]PA. CONS. STAT. ANN. } 5302 (2004), See Gretchen L. Jankowski, PRIMER ON PENNSYLVANIA TRADE SECRET LAW FOLLOWING ENACTMENT OF THE UNIFORMTRADE SECRETS ACT, Pennsylvania Bar Association Quarterly, October, 2004, p.4

[54]Ala. Coae 6 11 20zo(a) (1993)

[55]参见温世扬、邱永清:《惩罚性赔偿与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适用》2004年第12期。

[56]参见钱玉文、骆福林:《论我国知识产权法中的惩罚性赔偿》,《法学杂志》2009年第4期。

[57]Nezar, Reconciling Punitive Damages with Tort Law' s Normative Framework, YALE LAW JOURNAL,

Vo1.121,2011,No.3. pp.687-689

[58]参见程啸:《侵权行为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8页、第389页。

[59] 302 F. Supp. 2d 455 (D. Md. 2004)

[60] 491 F.3d 574 (6th Cir. 2007)

[61] 357 F. App’x 10 (9th Cir. 2009)

[62]Sony BMG Music Entm't v.Tenenbaum, 2010 WL 2705499 (D. Mass. 2010),被告Tenenbaum是一个本科学生,因在网络上复制和分享了有版权的歌曲而被判处675 000美元法定赔偿。

[63] Capitol Records, Inc. v. Thomas-Rasset, 680 F. Supp. 2d 1045 (D. Minn. 2010)被告Thomas-Rasset是意一位印第安人,单亲母亲,因在网络上复制和分享了有版权的歌曲而被判处1 920 000美元法定赔偿。

[64]BMW of N. Am,Inc. v. Gore, 646 So. 2d 619, 621 (Ala. 1994), rev’d 517 U.S 559(1996)。

[65]Laura J. Hines, Engle v. R.J. Reynolds Tobacco Co:Lessons in State and Jury Decision-Making Obstacles to Determining Punitive Damages in Class Actions, 36 WAKE FOREST L.REV . 925

[66]Sheila N. Birnbaum, Punitive Damages and Due Process: How Much is Too Much, Benjamin N.Cardozo Lecture, THE RECORD, 61 No. 2 165, 180 (2006)

[67] Goldstein, Lori, Supreme Court Sanctioned Limits on Punitive Damages Do Not Apply to Statutory Damages in Copyright Infringement Actio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echnology Law Journal, Vo1.16, No.B,2004

[68]《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4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5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63条规定。

[69] F. W. Woolworth Co. v. Contemporary Arts, Inc,344 U.S. 228, 232-33 (1952)

[70]Green Oil Co. v Hornsby, 539 So.2d218 (A1a.1989)

[71]Capitol Records,Inc. v. Thomas-Rasset, 680 F. Supp. 2d 1045 (D.Minn.2010)

[72]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73] See Sony BMGMusic Entm' t v. Tenenbaum, 660 F.3d 487, 492(lst Cir.2011)

[74]参见《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诉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等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中国法院网,http: //www . chinacourt. org/article/detail/2013/ 10/id/川0833.shtml,最后访lbJ口期:2013年12月22日。

[75] See Dan Markel, HOW SHOULD PUNITIVE DAMAGES WORK,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May, 2009, p.8

[76]参见武小凤:《冲突与对接一一刑事和解刑法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6页。

[77] Stephen Schafer, The Victim and Correctional Theory:Integrating Victim Reparation with Offender Rehabilitation, in McDonald, Criminal Justice and the Victim, Beverly Hills, 232(1976)

[78]孔祥俊:《商业秘密司法保护实务》,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351页。

[79]参见Constantin Rehaag,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by Criminal Law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 Germ an View,转引自赵秉志:《国际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刑事法保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2页。

[80]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条第2款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同一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已经给予行政处罚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民事制裁”。

[81]事实上,我国《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65条第3款、《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76条第2款分别规定了专利侵权、著作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知产法网)主编


蒋志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曾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学院、美国约翰马歇尔法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主编、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民行诉讼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会委员,2014年、2015年受美国约翰马歇尔法学院、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和加方科技部邀请参加知识产权法律和创新论坛并演讲,2013年12月获得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