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现在是:

image.png

审判信息

为公正司法装上“智慧”引擎 ——江苏宜兴法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纪实审判信息

时间:2018-05-19   出处:中国法院网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  作者:  点击:

2018-05-18 09:47:0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徐强
面对“互联网+”的时代浪潮,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积极响应最高人民法院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以“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为主要特点的“智慧法院”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审判执行、审判管理的深度融合。

信息化提升审判质效

近年来,宜兴法院不断探索信息化工作以提高审判质效,于去年率先在无锡法院系统全面启用文书自动生成功能。以往案件受理、应诉等文书材料都是由书记员手工填写,不仅耗时耗力,也容易有错漏,该院审监庭根据相关要求以及民事工作实际设计了新的民事诉讼文书样式,再由行装科信息工作人员调取通达海系统中文书自动生成过程所需关键字变量,设计了适合宜兴法院审判业务工作实际的个性化文书模版。

据此,宜兴法院充分利用通达海系统中的文书自动生成功能,设定文书类型和自动生成流程触发节点,并且能够根据当事人人数直接设定文书生成份数。当立案庭立案移送或分案到审判业务部门时,系统就会根据事先设计的文书模版自动生成相应的文书,文书中所包含的案号、当事人姓名、案由、立案日期、承办部门和承办人、案件查询账号和密码、开庭地点和日期等关键信息都由系统自动获取,书记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对自动生成的文书进行修改,同时勾选多份文书也可实现批量打印。

通过不断探索信息化与审判实际工作的融合,该院进一步减轻了业务部门的工作压力,努力提高信息化的技术辅助能力。

信息化服务民生实际

为了更好地适应群众多元司法需求,进一步攻克执行难题,服务民生实际,宜兴法院在执行系统信息化方面下大功夫,更新设备和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查控平台和执行实时指挥系统提高执行工作效率,在创新司法、便民利民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2017年,该院执行指挥中心集中办理线上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各15000次,线下房产、车辆查控15000余次,土地5000余次,公积金10000余次,限制出境197人次。执行保全案件收案1479件,结案1468件,冻结账户5727次,结案标的达22.13亿元。2017年1月20日,该院首次使用网络远程视频执结的一起涉民生案件。执行法官通过远程视频系统连线身在重庆奉节的申请人张某,远程对一件工资、工伤待遇争议案进行约谈。以网络为媒介,在执行法官的耐心调解下,不到一个小时,双方当事人就当场达成了付款方案并执行到位。将高科技运用到执行中,不仅可以减轻当事人诉累,也可以促进法院的公开公正。

同时,该院扎实推进“一网两微”建设,在法院网站的显著位置建立与中国裁判文书网的超链接,实时更新法院动态、开庭排期等内容,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推送工作动态、普及法律知识、与网友在线沟通,努力构建“指尖上的法院”。微信公众号自2014年底成立至今,累计收获粉丝3154名,共计已发布403期内容,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信息化促进司法公开

宜兴法院信息化工作不仅仅服务于审判,也服务于司法公开。该院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加强审判流程、庭审直播、执行信息、裁判文书“四大公开平台”建设。

一是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公开。除依法不应公开的裁判文书外,所有裁判文书生效后均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2017年该院共上网公布裁判文书13020份;二是推进审判流程、执行信息公开,将“公正天平”放在了触手可及的地方,2017年该院通过短信告知流程节点36517条;三是推进庭审直播建设。2016年底,该院包括7个派出法庭在内的45个法庭全部建成互联网庭审直播系统,在无锡基层法院属首家。中国庭审公开网、江苏法院庭审直播网站上可在线同步观看庭审过程,2017年该院庭审直播案件4929件,直播数居全国基层法院第三位,被中国庭审公开网评为“优秀直播法院。

智慧法院建设,改变的是工作方式、服务形式,不变的是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宗旨。宜兴法院将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思维,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为阳光司法保驾护航。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知产法网)主编


蒋志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曾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学院、美国约翰马歇尔法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主编、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民行诉讼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会委员,2014年、2015年受美国约翰马歇尔法学院、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和加方科技部邀请参加知识产权法律和创新论坛并演讲,2013年12月获得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奖。